一、什么是企业规章制度
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通过民主程序制定、内容合法且依法进行公示的,对劳动者行使日常管理权,维护用人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的法律文件。
二、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合法
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第三十八条第四款规定,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、法规的规定,损害劳动者权益的,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,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。第八十条规定,规章制度违反法律、法规规定的,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,给予警告;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,应当承担赔偿责任。
三、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合理
单位制定规章制度时,应当采用通常可以被接受的标准,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规定。
四、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
规章制度在制定时,所依据的条款规定要具体,要有可操性。比如,一些企业照搬很多死板的制度,太过僵化,甚至导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标准,这样的条款形同虚设,无法执行。
五、规章制度应经过民主程序制定
1.建立规章制度的首先是选举职工代表。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职工代表的选举是没有任何规定的,因此只能依照合理的方式进行。同时,须保留相关证明材料和文件。
2.建立规章制度的第二步,就是将规章制度制定的目的、内容、程序等问题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,形成会议纪要或会议记录,由到会的所有职工代表签名。
3.建立规章制度的第三步,就是由单位方及职工代表方提出规章制度的方案,或对规章制度的内容提出意见,并注意证据保留。
4.第四步是进行协商,针对双方提出的方案或职工代表提出的意见,进行协商。
六、 向全体劳动者公示或告知
常用公示方法如下:
1.员工手册发放并签收。
2.内部培训并记录。
3.作为劳动合同附件。
4.培训考试。
6.传阅签字。
7.入职登记表声明条款。
8.意见征询书面答复。
七、企业规章制度欠缺依据的法律后果
一)、行政责任
二)、判定无效不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
三)、劳动者可能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
四)、民事赔偿责任